可穿戴設備,在我們現在生活中,已經應用的非常普遍。對于成年人,常見的有智能手表、智能手環;對于孩子,常見的有兒童手表,也就是兒童智能手表等。
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,可穿戴設備在生活中的應用,已經不再僅僅起到簡單的功能性作用,它在醫療健康方面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有人甚至預言,可穿戴設備將引發一場醫療革命,在健康管理、遠程醫療等方面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。
在對未來的醫療健康影響方面,下面這10款可穿戴設備的作用越來越突出。
1、手表類
手表,不僅僅是看時間或裝飾,其實還有更重要的健康監測功能。在兒童智能穿戴領域,以亦青藤兒童手表為例,在亦青藤T5S中加入了體溫、心率、血壓血氧監測功能。在成人智能手表中,健康監測功能更豐富也更復雜。

2、手環類
智能手環現在越來越肩負著引領健康監測的職責,健康監測以榮耀手環6為例,健康方面,有24小時智能心率檢測+心率異常主動提醒,血氧檢測及睡眠監測助陣,甚至還有專業的心臟健康研究,和貼心的女性健康管理功能等。
3、眼鏡類
谷歌眼鏡在這一類中最為亮眼,其中,美國PrisTIne公司為谷歌眼鏡研發的一款軟件可以實現醫院內工作流程自動化,比如術后對內窺鏡等裝置進行消毒處理時,可在眼鏡上顯示步驟。
4、服裝類
目前,耐克、阿迪達斯、奧康國際等服裝企業已紛紛進入可穿戴設備市場,其中,美國美信(Maxim)公司設計的“Fit衫”最具代表,服裝中嵌有多種傳感器,能監測心電圖、體溫及活動量等生命體征數據,可供醫療機構監測患者身體狀況。
5、鞋子類
小米智能鞋,可能了解的人不多,但確有其鞋,例如Free Tie智能板鞋,搭載了米動智芯2,6軸傳感器,采用低功耗藍牙4.0連接。
6、襪子類
美國Heapsylon公司研發出一種由舒適的智能織物材料制成的智能襪子,內置微型傳感器和導電織物,可將數據發送至配套的通信腳環上,從而記錄用戶的運動量。
7、床墊類
這主要是睡眠監測床墊,有無干擾、無電極、無連線等特點,運用人工智能技術,進行睡眠結構、心率變異性以及各類呼吸事件的提取和分析,有助于診斷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。

8、項鏈類
繽刻普瑞(北京)公司開發了一款名為“魔豆”的智能項鏈,可以監測睡眠狀態、運動類型和運動量,與其配套的藍牙秤可測量胳膊、大腿等部位的脂肪含量。
9、腰帶類
智能穿戴式腰帶,只需將其像腰帶一樣系在腰間,便可連續動態監測心電圖、呼吸頻率等參數,還可以將數據傳輸至后臺專家分析平臺上,進行睡眠呼吸分析、動態心電分析等。
10、貼片類
貼片式智能體溫計,北京睿仁醫療推出一款智能體溫計,可以貼在孩子的腋下,讓孩子戴著不會難受,有3個傳感器來感知體溫,并可設置報警溫度,在手機上獲得提醒。另外,貼片式設備甚至可以用來監測女性排卵。
上面介紹的10款可穿戴設備中,大家有接觸過哪一類呢?
推薦閱讀:
亦青藤兒童手表T16C發布,4G視頻通話,低功耗超長待機!
小米成立可穿戴部,看好可穿戴設備市場!